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3-03-10 18:46 阅读量:10130
李 翔
在上映20余天之后,《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的放映接近尾声,虽然该片已无法取得预期的票房,但是豆瓣网7分的评分并不低。应该说,突破了诸多套路的《中国乒乓》注定会成为体育电影鲜活的样本。
《中国乒乓》展现了国球发展历史上可谓一代人集体记忆的走出低谷绝地反击的史实,在题材上,有开拓意义。在人物塑造套路突围上,《中国乒乓》颇有可取之处,尤其是通过陈文这一形象把幕后英雄——陪练运动员搬到了银幕上。片中,已成为烧烤摊老板的陈文在电视上目睹队友击败瑞典队后放声痛哭的一幕,令所有熟知竞技体育残酷性的人心有戚戚焉。这种浓厚的人文关怀意味,让《中国乒乓》超越了“胜利”“励志”“战胜自我”这样的固有言说方式,为中国体育电影话语体系的重新建构提供了突围机会。当然,这些尝试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尝试本身值得肯定。
当然,作为一部商业片,《中国乒乓》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影片的主要情节限定在中国男乒1991年兵败千叶到1995年天津夺冠之间,剧中主要角色都有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涉及的比赛都有影像资料可查,胜负和比分不能改变,甚至现场运动员、教练员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尽可能还原,这样一来,留给影片主创发挥的空间就非常有限。
抛开这种共性的难题,《中国乒乓》还有一个额外的难题,那就是如今主流电影观众大多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在他们眼中,中国乒乓几乎是“无敌”的同义词,人们更熟悉的是“全国冠军比世界冠军难拿”的段子,是“中国队再度包揽所有金牌”的常态,是“六边形战士在赛场独孤求败”的寂寞。所以,当电影片头刚出来的时候,就有一位年轻的观众扑哧一笑:“中国乒乓还需要‘绝地反击’吗?”在观众对于剧情甚至片名都缺乏代入感与情感认同的前提下,“票房大卖”对《中国乒乓》而言,注定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除“先天不足”之外,《中国乒乓》“后天”也存在一些硬伤。从电影结构来看,该片大量篇幅花在了哥德堡世乒赛之前教练怎样抛家舍业,队员怎样埋头苦练,但在哥德堡,中国队折戟决赛,观众正在期待留任后的戴敏佳是怎样带领国乒“绝地反击”的时候,镜头一转,画面切到了天津世乒赛,仿佛这两年凭空消失了。这种处理手法,不仅让影片的结构显得“头重脚轻”,也让观众的情绪从积累到爆发之间,缺少了合理的过渡,从而影响观感。
在影片思想情感的表现手法上,《中国乒乓》选择了简单的“煽情”,这样做可以保证影片的下限,但也失去了追求上限的机会。而且因为叙事结构和思想观念上的自我矛盾,影片的“煽情”效果也不够理想。《中国乒乓》最核心的一句话,就是那句“瑞典队也许练了一千次,但我们练了一万次。”因为无论是女排还是国乒,“三从一大”才是胜利的保障,但这确实不适合用电影语言呈现,尤其是商业电影。所以影片做了一个套路化的处理:在决战登场之前,戴敏佳对黄昭说“放下胜负,享受比赛”。《夺冠》也用过,但体育电影的结局,终究要落到“胜利”上来,这和“享受比赛”本质上是矛盾的,多部中国体育电影都没能解决好这对矛盾,《中国乒乓》也不例外。刻苦训练、不言放弃、团结一心、争取胜利,等等,都是体育精神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体育电影一贯主题,《中国乒乓》承袭了这些内容。
自1957年的《女篮5号》开始,体育一直是中国电影中的一个重要题材,遗憾的是,几十年来,体育题材电影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境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体育电影始终在体育范畴内打转,无法尽情施展。备受好评的印度体育电影《摔跤吧!爸爸》,其实是以体育为载体,亲情为内核,将故事娓娓道来,因而具备打动人心的力量。相比而言,中国体育电影在叙事风格、处理个性化的人物内心戏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中国体育电影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中国乒乓》对中国体育电影类型探索的积极意义所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