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界 发布时间:2024-12-28 15:25 阅读量:6598
附近,大概是最近两年贬值最快的词语。它几乎随处可见,却无可避免地滑向千篇一律,流于表面,一种真正值得期待的日常,反倒愈发遥远。
找到附近,活在附近。曾经,热气腾腾的早市,嘈杂而有活力的菜市场,街巷间的邻里市集,本地生活所蕴含的人情热络,深深打动过焦虑的我们。
2022年高考,有这样一道作文命题的材料写道:“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如果对照这些标准,我们理应感到失落。因为无论多努力地citywalk,参与社区活动,打卡菜场和步行街,热闹过后,生活孤独依旧:年轻人继续独居,老人回归独处,上班族两点一线。被发明的附近生活,总归短暂又脆弱。
与环境的疏离,归根究底,是与人的疏离。当大多数人或主动或无奈地漂在大城市、漂在公寓楼、漂在线上世界里,邻居这个词,几乎从生活字典中抹去——不认识邻居,也不必认识邻居,“远亲不如近邻”被“邻居是累赘”取代,独来独往成了一种美德。
缺少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也许就是找不到附近和孤独感丛生的原因。
为什么邻居不见了?
邻里关系消失背后更深刻的逻辑,是我们的生活形态,人与人交集的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改变。
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描述的那个“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是自动的”的社区,孕育了传统的生活逻辑。而日本作家荒川和久提出的“超单身社会”概念,则对应了当下生活的逻辑:无论是否结婚、生子、组建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成为“单身者”的风险。
生活在杭州的小艺,是一名电商从业者,也自称是一个“邻居绝缘者”:在家族群里,除非被,她从不主动发言;租住的小区业主群,也被*时间折叠起来;甚至是隔壁办公室的同事,也是“非必要不认识”。
“我们行业流动性很大,每年换一次工作也不奇怪,每回换工作,基本会在新的上班地点附近重新租房子。增加身边人的社交,对我来说更像是负担。”小艺平时有自己特定的朋友圈,她说相比于被动地被拉入某些“邻居圈”,她更喜欢这样主动的社交关系。
事实上,小艺的状态,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的生活现状。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之后的数年间,这个数字又增长了1亿左右。嘴上喊着“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大多数都在故乡之外的大城市求学、就业,“漂着”是常态,享受独身、学会独居、在人际关系上做减法,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这种全民单身的状况,让更多人尝试剥离邻居,在尽量不依赖他者的情况下自洽生活。于是一种轻简的人际关系成为普遍的追求。甚至这种变化,也发生在很多习惯了邻里氛围的老人们身上。
在标准定义中,独自居住或仅与配偶居住而不与子女同住的老人,即为“独居老人”。有测算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独居者超过一半,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占比上升最快。
媒体曾报道过上海的周耀明夫妇,这对刚满七十岁的老夫妻,原本是社区里的“热心人”,不光培养兴趣爱好,还总是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多次被评为优秀志愿者。在传统的社区结构中,他们扮演着“意见*”的角色。但随着年纪增长,独居的压力也渐渐浮现:清晨去菜市场买菜,沉甸甸地提回四楼的家,在小小的厨房里照顾自己的一日三餐,从一件乐事变为力不从心的难事。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案。老人进入独居状态后,不得不脱离原先的邻居和熟人,被动斩断社交,拿起手机,像年轻人一样活在线上,类似的情况在周遭比比皆是。
互联网社会的到来,加速了传统社区的消融,温厚、细腻、细水长流的熟人社区,成为过去时,取而代之的是出圈、跟风、互不相识的网络年代。而且这种交替并非一蹴而就,很多时候,社区里最年迈的一群人和最年轻的一群人,面临的困境是相似的:在线上是热热闹闹的E人,在线下是孤孤单单的I人;过去是交际圈中的核心,现在被发达的网络困在家中;一面渴望活回附近,一面担忧社交的繁琐压力。
失去邻居之后,是否能重新认识邻居,或者认识新邻居?传统社区消失后,互联网能否编织起人与人的新连接?
这是所有人都面对的新问题。
当年轻人开始关心如何老去
即将过去的2024年,养老是当之无愧的热门话题。从一众直面衰老的明星,到年末翩然而去的琼瑶,从延迟退休,到老后经济,在讨论如何变老的话题上,年轻群体格外热切。
每一个老人的生活状态,都像是一个参照,预示着更多社会成员的未来。我们如何对待老年人,未来的人也将如何对待我们,这是一条朴素但真挚的道理。当传统的个体连接方式被断开,怎样体面地老去、完善地养老?首要一点就是找回连接。
五月,一条名为 “出门在外互帮父母协议”的热搜,温暖了很多网友:出门在外,可能经常会遇上需要帮助的年长者,他们可能是同龄人的父母,在这条热搜下,大家互相打气,尽己所能对身边的老人伸出援手,这一次我帮助了你爸妈,有可能下一次你就会帮到我爸妈。
没有任何约束条款,却让上千万年轻人转发留言,“自愿签署”,这场大讨论引发了群体性的共鸣。有人如此总结这份条约的意义:“我帮不了千万个他,但下个路口有千万个我。”
千万年轻人转发留言,自愿签署“出门在外互帮父母协议”。
“我爸妈现在刚刚六十岁,身体还不错,经常一起爬山、旅行,但是未来他们总会更老,总会需要人照顾的,到时候怎么办呢?”作为独生子女,父母的老后生活像是悬在阿维心上的一块石头。有些时候,他甚至觉得自己在国外的快乐生活,伴随一种不负责任的“负罪感”。
所幸,发达的通信和网络工具,一定程度弥补了陪伴的缺失。“我用外卖平台给妈妈送过花,有时候逛购物网站,也会想着给父母买点东西。”阿维觉得,总是收到东西,父母就能感觉自己在身边。
当父母和子女分居两地、单身养老成为普遍现象,新的共鸣和新的关系,也在被新技术重构的社会中慢慢生长。素不相识的子女们,不同的陌生老人,被相似的善意感召在一起。
事实上,类似的探索一直在进行,比如杭州、成都等地提出“跨代同居”概念,即入住养老院的年轻人为养老院里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减免房租。而在这种更广义的新社区的建立过程中,互联网默默发挥纽带作用。
曾被吃饭问题困扰的周耀明夫妇,他们的故事有了一个暖心的后续:先是选择去小区500米外的食堂就餐,后来社区食堂上线外卖平台后,他也成了小区里*吃螃蟹的人。他们不仅自己用饿了么在家点餐,还成为了小区内的义务“推广大使”,让楼上楼下的更多老人可以坐在家里“换着样式吃”。
2022年、2023年,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分别为14.9%、15.4%,老龄化势不可挡。特别是上海这座大都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在老人和商家之间折返的骑手,对于这一趋势的感知,也比大多数人更加敏感。其实,给老人送饭的需求始终存在,在社区与外卖平台的合作下,一些骑手小哥已经坚持了很久,他们也发现送餐能解决的不仅是吃饭的问题。“老人开门时的一句谢谢,可能是他当天所说的*句话。”
随着老年助餐的规模越来越大,频次越来越高,模式也向着更多选择、更具关怀的方向 “进化”,例如每天送餐的骑手能*时间了解老人的身体状态,现在新加入饿了么的外卖小哥,都会接受专门培训,一旦发现老人有异常情况便*时间反馈,之后果然有突发疾病的老人,因此得到及时救治。
点餐送餐模式,从早期组织骑手送餐服务队,到之后将社区食堂上线App,老人可以直接在平台领取补贴红包后点餐,现在,除了社区食堂,更多社会餐饮企业,也加入到老年助餐供给中,老年用户也可以像年轻人一样自由点外卖。对于老人来说,吃饭问题解决了,居家养老的安全感也能提升不少。
现代化的数字工具和商业服务,不断适配新增的社区场景,线上与线下不再二元对立,而是有机结合。从这个角度看,享受助老送餐的老人,并不是在享受一项公益帮助,而是在享受现代商业和科技的服务。新的在线老人食堂、新的在线社区由此浮现雏形。
这一趋势也引起了养老领域专家的关注。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马旗戟认为,随着数字化社区的发展,社区—商业平台—公益共同形成的服务网,可以柔性灵巧地连接社会、深入家庭、触达老人,成为社区治理、老年保障和风险抵御的有效补充。
重建社区的核心,
是把邻居找回来
在今天的社区生活,“邻居”的边界被互联网大大拓宽。
位于杭州的智慧树,是一家特殊的咖啡馆,在这里工作的员工大多是心智障碍的青年,也会有培训老师帮助他们学习劳动技能。
驻店老师叶美玲始终记得*次收到外卖订单时,大家激动的情形:“当时刚刚上线饿了么,早上十点钟,就有人下单。孩子们就开始做咖啡,然后打包,当时打包还不熟练。”家长和老师一边鼓励,一边拍照,但不能上手帮忙,“取餐小哥来了之后,特别有耐心,特别有礼貌,慢慢地等咖啡做完,还跟我们一块合影。”
通过外卖平台,更多的、更大范围的人们,可以与这群特殊孩子建立联系。有趣的是,作为助人者的外卖骑手,也在穿梭往返中,逐渐建立起社区的身份认同:
经常来助残餐厅取餐、给老人送餐的骑手,与食堂工作人员、保安、社区工作人员慢慢建立起感情,冬天的热粥,夏天的绿豆汤……他们也从“流动人口”,变成大城市里被惦记着的人。
很多年轻人都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过自己结识外卖骑手的经历:一回生两回熟,很多次遇到同一个骑手,一些特别的习惯也被对方记住,比如外卖放在门口的某个固定角落,比如楼下门牌号怎么拨通。也有年轻人选择多点一杯奶茶、一瓶饮料,请小哥喝。在茫茫大都市,一些陌生人之间的心照不宣,总是格外暖心。
善意以更加软性的方式,开花结果,社区的涵盖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融入崭新的社区形态,重塑信赖互惠的社区氛围,网络平台拉近了陌生人的距离。随着新成员的加入,新的社区也可以衍生出更多的亮点。社区社会组织、枢纽型社会组织、公益+志愿者等一系列热词,与“互联网+”组合,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比传统的地理意义上的小区,蕴含更丰富的可能性。
困境儿童帮扶项目“未爱小屋”,在上海组织社区儿童心理关怀活动时,就意外地感受到许多商家的热情:“许多门店积极参与,每个月一次,空出店里的座位,让孩子们进行职业体验。”一些准备好的劝说词根本没用上。
这些生煎店、烤鱼店们,通过饿了么这样的在线平台,团结在同一个公益目标下,在日复一日的接触中,周边居民的熟悉度和好感度不断加深,连锁店也变成老店,人们心心念念的“社区感”“烟火气”也就自然地回来了——一些制度设计之外的美好,就此发生。
社区的核心是人,无论是老人、儿童、残障人士,还是普通消费者、外卖骑手、小餐饮店,重建社区,就要把社区成员找回来,关心人的感受,修复人的遗憾,重建人的联系。
远在荷兰的阿维,越发迷上了给爸妈“隔空投递”,除了普通的网购,他还加入了小区的团购群,看到什么打折和时令好物,他就*时间买给父母。
渐渐的,群里的老人们也记住了这个特殊的邻居,他们管阿维叫作“x家的儿子”。“在国外*次隔着手机看到这个称呼,心里特别暖。”阿维说。
不再受到地域局限的新社区,得以更加开阔,越来越多的人,隔着互联网比邻而居,通过线上线下鸡犬相闻,在商业和公益中彼此关怀,新的向心力也由此产生。
我们这代人,隔着手机做邻居
在各种叫卖声中挑挑拣拣,从堆积如山的蔬菜中,精心翻找出清洁实惠的一日三餐——菜市场,曾经盛放着我们对于活在当下的想象。
有这样一组数据:全国大大小小的农贸市场,加起来超过4.4万座,连接无数家庭的餐桌,近六成的生鲜交易发生在这里,是超市的1.5倍还多。即便是在最发达的城市上海和广州,也还分别有800多个和近600个菜市场。
但大多数人已经不再自己做饭,邻居们也绝少在菜场碰面,变革无可阻挡地到来。
2021年9月,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乌中市集开业,几乎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这家被改造的菜市场,从土气的一端跳到潮流的另一端:超大显眼的潮牌 logo,具有标志性的奢侈品印花图案墙纸,被打扮成潮品的瓜果蔬菜……只要买菜,就能得到限量的Prada印花包装袋,于是许多年轻人一拥而上,小心翼翼地叠好袋子,把蔬菜弃置路旁。这是那一年的年度新闻画面。网民们口诛笔伐,却挡不住随之而来更多菜市场加入网红改造的风潮。
一二线城市的菜市场,加速网红化,但那些一辈子习惯了逛菜场的老人们,却终有无力料理一日三餐的一天。我国约90%的人选择居家养老,这也意味着我们大概率要在社区中老去,当身体机能开始下降,那个被由无数个体交织的社区网络,兼具服务效率与温度,才能稳稳地兜住属于晚年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回到旧社区,终究不是办法,而重新“发明社区”,势必要妥善地安顿曾经美好的烟火气和当下的新事物,基于现代技术、符合当代生活,这样才有可持续性和可再生性。
杭州的小艺,最近“顺着网线”找到了一群新邻居:爱上徒步的她,加入一个本地徒步社群,群里有年纪相仿的同龄人,也有一些中年人。
“我已经参加过三次爬山,每次都很开心。大家因为同样的爱好凑在一起,但其实各自的职业、家庭背景都不一样,交流起来既有共同话题,又能开阔视野。”更让小艺高兴的是,群里除了会谈论徒步相关的话题,也会分享日常,“交流在杭州生活的各种小细节”。
小艺说:“我并不排斥社交,也不是一个高冷的人,我觉得我们这代人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
嘴上说厌倦传统人情味的年轻人,其实期待着一种更加妥帖的善意和温度,适应现代社会,适应现代人,柔软、有趣而具有分寸。
新的社区正在涌入海量的新成员,怎么把他们留住,怎么让社区生活更具趣味性,新技术也给出了新解答。比如饿了么在开始尝试“爱心吃货豆”公益,所有完成下单的用户,都会获得一定数量豆子,进入助力页面,豆子可以用来选择参与公益项目。由于外卖的“附近”属性,其终局是鼓励用户在社区消费的同时,支持社区内的公益项目,真正实现社区共建。随着这一数字化社区公益模式的成形,消费和帮扶、线上和线下因此被打通,帮助其他社区成员,变成一个颇具“成长性”和“挑战性”的游戏。
传统的邻里关系,变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与人的亲切感又回来了。
由实惠到普惠,由参与感到成就感,完善的商业生态和不断迭代的数字技术,成为新社区自由生长的“基座”。在重建社区的进程中,企业是关键的参与者,他们提供服务和商品,也创造连接、传递温度。热腾腾的助老餐、特殊群体制作的咖啡、骑手自己收到的小礼物、社区店家的善心......每一天、每一个小时,都通过在外卖网络流转传递。
这样一幅基于商业和公益、技术和温情的社区图景,也渗透着真正的人文关怀。被微光照亮的真正的附近,因此而可持续、可再生、会呼吸、有关怀。
回到开始的问题:到底什么是烟火气、人情味、社区感的新含义?或者说:我们更愿意在一个怎样的社区中老去?隔着网络,所有守望相助的新邻里,心里都会有一份答案。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